泰山封禅文化 中华泰山封禅大典
封禅(fēng shàn),封为“祭天”,禅为“祭地”,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远古暨夏商周三代,已有封禅的传说。
古人认为群山中泰山最高,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间的帝王应到最高的泰山去祭过天帝,才算受命于天。在泰山上筑土为坛祭天,报天之功,称封;在泰山下梁父或云云等小山上辟场祭地,报地之功,称禅。这是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而且只有改朝换代、江山易主,或者在久乱之后,致使天下太平,才可以封禅天地,向天地报告重整乾坤的伟大功业,同时表示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
封禅仪式在中岳嵩山和东岳泰山中都曾举行过,但以泰山的次数多且影响大而出名,自秦皇开始,至宋真宗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武则天一帝封禅嵩山。
泰山封禅文化 扩展
泰山文化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就是封禅,这是古代帝王和天地进行沟通的一种方式。从司马迁写的《史记》中的详细记载,泰山文化的封禅文化从秦始皇时代正式开始,在我国整个封建时期先后有六位皇帝对泰山进行封禅,使泰山具备了独特的封禅文化。
泰山封禅文化 扩展
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神灵的一种活动,古人解释说:“在泰山上筑土坛以祭天曰封; 在泰山下祭地曰禅。”
泰山封禅源于中国原始宗教的自然崇拜。在众多的自然崇拜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大山崇拜。在三代以前,古人就在泰山极顶古登封台“燔柴以祀天”,即通过点燃柴火的方式,与天神沟通,以实现人类与大自然的情感交流。由此演变而来的历代帝王在泰山项上筑圆台祭天,在山下筑方台祭地的“封禅”祭典,就成了泰山独特的历史文化现象。
本文由第洛信息网发布,不代表演示站立场,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http://discover.tefun.cn/shj41814zdm.html